小时候,北方人都听过一首童谣,「小孩小孩你别馋,过了腊八就是年,二十三,糖瓜粘,二十四,扫房子,二十五,炸豆腐,二十六,炖猪肉,二十七,宰年鸡,二十八,把面发,二十九,蒸馒头,三十晚上熬一宿,大年初一扭一扭,除夕的饺子年年有。」从腊月二十三开始,就要准备年货,炸豆腐、炖猪肉,但是其实在八九十年代,真正这么做的城市家庭已经非常少了,我记得小时候,家里几乎都不备年货,我爸都会从酒店弄来一些炸货,炸豆腐、炸丸子、扣肉、红烧肉、烧鸡、炸鱼这些菜,过年的时候直接蒸就是了,除了饺子是自己包的,其实很少现做的,最多打个碗汁就完事了。这种炸货,就是预制菜,就是不叫这个名字,当然也很难普及,一般都是酒店和饭店,给大客户的年终福利,也没有普及开。酒店使用这种预制菜,早已经是行业心照不宣的秘密,尤其是赶上各种宴席,都是提前备出来,讲究点的自己做预制菜,不讲究的直接用工厂化的预制菜了,直到今天的餐饮业,至少80%的企业,都是在用预制菜。其实用预制菜的原因,很简单,就是要降低成本嘛,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,就像过年准备炸货一样,有时间的家庭,会自己准备,城市的双职工家庭,会主动拥抱预制菜,无他,时间更值钱而已。今天打拼的年轻人,跟当年打拼的人其实没有区别,时间都是最大的成本,而且做菜这件事,做过就知道,尤其是中餐,你就别说色香味俱全了,就是勉强像个样子,都是需要很高的学习成本的。
时间成本之外,还有经济成本。今天的餐饮业,通过中央厨房这种生产方式,再加上科技与狠活儿,能把成本压到最低。随着现在的年轻人,996是常态,内卷是常态,预制菜越来越流行,几乎是一种必然。坦白说,如果说是四五年以前,我会非常非常喜欢预制菜,因为我那时候几乎天天吃外卖,那时候吃的其实就是预制菜,只不过餐饮业给你加热一下而已。不是我有多爱外卖,而是没有办法,没有选择,正好是创业的关键期,我不可能有别的选择,你让我吃得健康,吃得自然,几乎不可能,赚钱要紧,结果代价也很大,让我从160多斤变成了一个200多斤的胖子。现在,不要说让我吃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菜,你让我去外面吃饭都很难,不是我自己做的几乎不会吃。但是,我也不得不遗憾地说,预制菜肯定是一个未来,因为预制菜,承载了太多年轻人的无奈,但是,预制菜并不是一个风口,因为大多数投资它的老板都会沦为韭菜。
到底什么是预制菜?
预制菜一般来说,分为四种。
即热,需要加热后食用 ,比如方便面、螺蛳粉,清蒸猪肉之类的罐装食品;即烹,生物冷冻买回家后下锅,比如速冻饺子,火锅配菜、丸子。即配,也就是半成品,配菜配好洗干净切好买回家加工。这个分类,只能算是笼统分类,因为预制菜很复杂,中餐很复杂,具体细分,就不止这四种,不同的菜,形式不同,分类就不一样,比如同样是罐头,水果罐头,豆豉鲮鱼罐头,就是即食,但同样是罐头,回锅肉罐头,红烧肉罐头,就是即热,比如同样是鸡,道口烧鸡,紫燕百味鸡这种卤味就是即食,辣子鸡丁、宫保鸡丁一般就是即配,拿回家炒一下,还有肚包鸡这种又是即热,但是真到吃的时候,一般都是作为锅底,你说它算即烹还是即热?其实,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,再加上餐饮食品行业的极度内卷。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中国人给你做不出来的。这四种类型一般也就决定了从上到下,学习成本越来越高,很简单,做菜这件事,其实最有乐趣的部分,就是炒菜,但是最讨厌的部分,一个是洗菜、配菜、备菜,一个是刷碗,也就是年轻人看各种速食短视频最常说的那句话,「我都已经吃方便面了,你还让我炒个鸡蛋」,预制菜本来就是为了省事,都已经吃预制菜了,你还让大家洗锅就说不过去了,外卖那么方便,你怎么说服大家放弃餐厅的预制菜,吃你的预制菜?但是从下往上走,却一定有另一个难题,一定是越来越难吃。预制菜的火,其实恰恰说明一件事,预制菜还不够火。恰恰说明,它才刚刚从B端走向C端,甚至现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标榜,有一点时尚元素,甚至还有一点点装逼元素在,对很多年轻人来说,聚会的时候端上三四个「硬菜大菜」,算是拿得出手的一件事,这就说明,恰恰还不够火。1. 食品企业。
原因很简单,to B的生意不好做了,所以开始直接做to C,开始向下游超市、农贸市场渗透。他们的优势很明显,产能足够,供应链完善,缺的是品牌和对消费者的认知。
2. 餐饮企业
餐饮企业做预制菜的优势,是有品牌,懂选品,知道C端的消费者,真正想要的是什么?但是缺点是,产能和成本不好控制。
3. 农产品加工
现在最火的事情就是助农,各地政府有诉求,农民有切实需要,国家也有政治使命,社会也有拥护,前一段东方甄选、胖东来、辛巴就东北的玉米吵得不可开交,归根结底,其实就是一个农产品定价的问题。
总说谷贱伤农,都说农民苦,但是真的把玉米卖贵了,谁也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,那么怎么办?
所以,很多农产品企业挤进来,一窝蜂做预制菜。他们来做预制菜,有一个好处,成本巨低,没有人比原材料生产者成本更低。这也就是预制菜最深层次的问题,你再吹上天,这玩意儿,门槛就这么高,说好听点,是食品工业,但是本质上,就是一个农副产品加工呗,就是一个毫无门槛和技术含量的行业。市场肯定很大,民以食为天嘛,但是,肉多狼也多,是人都能干的行业,必然是只能头部才能赚钱,就像中国的餐饮业一样,总有人要吃饭,但是不是谁开饭店都能赚钱。美国人的早餐,基本就是火腿、培根、面包,用咱们的看法来看,这就是预制菜,日本也一样,日本市场预制菜的渗透率在60%以上。也就是说,发达国家,几乎很少的家庭,会去自己做菜,像中国传统家庭这样,去每天进行烹饪的家庭,已经是一种奢侈,或者说是一种累赘了。作为一个非常喜欢美食的吃货,必须很遗憾地说,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发展,收入越来越高,现场烹饪将是一个稀缺技能,预制菜必然一定会取代家庭烹饪的,妈妈的味道成为绝响是一个必然。我们平心静气想一下,可以说,妈妈的味道其实本身就是一个甜蜜的负担,无论是家庭主妇也好还是家庭煮夫也好,意味着每天至少2-3个小时要因为吃这件事被绑定,这几乎就意味着,你在职场没有任何发展可能。所以,不用怀疑,单调、整齐划一、工业化,也一定是中国厨房的未来,但是,预制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,未来的预制菜应该是这3个趋势:1. 单品王者。就像美国的培根、火腿、面包、汉堡一样,未来的中国预制菜,不会像现在乱战江湖一样多样化,最后也会出现几个超级单品,比如包子饺子这种超级品类,厮杀出几个超级企业,大部分今天进入江湖的玩家,都会成为韭菜,做巨头的背景板;2. 即热即烹是王道。即配和即食,都不会是预制菜的未来,即食适合充饥,即配适合走高端,但是真正能适应未来年轻人懒人需求,同时兼顾成本的,一定是即热或者即烹。
3. 预制菜的对手不是预制菜,而是餐饮。餐饮和预制菜必有一战,但是很欣喜的一点是,餐饮业大概率干不过预制菜,因为很简单,中国外卖和电商的发展,一个基础就是中国廉价而广大的人力,现在的人口红利几乎已经完全释放,未来的运力越来越贵是一个必然发生的事情,更低成本的预制菜战胜餐饮,才是迎来大发展的开始,现在预制菜的繁荣和风口,更多是疫情下的一个特殊现象,最多是对未来生活的一次预演。